陳瑞華,漁夫之子,生於西元1937年(民國26年、昭和12年)12月2日,鹿港北頭小漁村(註一),排行家中老二,為長子。
6、7歲(西元1942、1943年)接受日本托兒班教育(註二),8歲正式入學(西元1944年),時值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結束前一年,接受日式學制。隔年台灣脫離日本政權,上漢式學堂,學習四書五經及唐詩等漢學。13歲(西元1949年),國民政府播遷台灣,教育學制改為國民小學。(註三)
小學畢業後(西元1950年),家中尚有幼年弟妹5人嗷嗷待哺,於是放棄升學,到海邊鹽田曬鹽做小工,及協助父親耕田養家。(註四)
在那個年代,唯有習得一技之長,才能謀得生路。16歲那年(西元1952年)年底,經親戚介紹,到台中學習門窗製作,後來因家庭因素,一個月後便返家。隔年17歲(西元1953年),春節期間到戲院觀戲,巧遇父親友人。經父親友人介紹,到位於板店街(註五)的「和源」工場(註六)學習製鉋技術。
陳瑞華(19歲)與和源工廠內「換帖」兄弟合照
進入「和源」無特定師傅帶領學習,而是看著工廠同事如何製作,跟著依樣畫葫蘆做出一樣的外型。進入工廠因無特定師傅傳授技法,所以必須一面請教工廠同事,一面偷偷學習同事製作技法,而後自己再加以揣摩及融會貫通。(註七)
剛開始先學習製造鎚柄這種較簡單的工具,再來是台灣框鋸把手部分,先練習拿穩鉋刀刨削木頭,才開始鑿木、修木等高難度技術。
台灣光復前後時期,從鋸木、剖木、鑿木、刨粗木至刨光木料表面並沒有任何機械輔具,完成靠拿鋸、鑿與鉋刀的手感將粗木料製作成表面光滑且四面八方都「曲角」(呈九十度)的細木料,鑿與修的功夫都熟練了,再學習將刀刃裝入鉋台。
一般木工從入門到「出司」通常需三年四個月,而製作鉋刀只要三年光景即可「出司」。三年只是一個門檻,學習製作鉋刀的基礎功,並不代表三年內能學習所有鉋刀的工法。在工廠內所學有限,通常都是一些基本平鉋和粗鉋製作,這樣的環境並不能滿足陳瑞華師傅想學習更精進手藝的慾望。於是當兵退伍之後(西元1956~1959年)(註八),回到"和源"工作一段時間便到外地"文市"(門市部)當駐店師傅。(註九)
"文市"所接觸的木工行業較廣泛,舉凡大木作(建築)、小木作(民生生活所需的用品)或細木作(家具榫卯工法)各類型專業師傅所需工具都會涉獵。陳瑞華師傅一方面想提昇自己鉋刀製作手藝,一方面考量增加經濟來源,於是離鄉背景到嘉義(日盛)、台南(建成)、高雄(永發)、台北(國興)、屏東(日盛)等地的門市部當駐店師傅。時間從當兵退伍(西元1959年)到外地工作至回家鄉鹿港定居(西元1973年),期間來來去去,長達15年的時間,這時的陳瑞華師傅在鉋刀方面的手藝已是出神入化,任何鉋刀款式皆會製作,即使未曾製作過的鉋刀,也能依樣打板複製。
民國62年(西元1973年)陳瑞華師傅回到鹿港後,在位於泉州街的發義工具廠當駐廠師傅,3年後(1976年)在自家宅院(中山路-蘇府王爺廟前)設置兩張工作椅,將阿母養豬的豬圈改造成機械室,正式成立大仁工具行。
陳瑞華師傅的學習過程並非三年就「出司」,從入門當學徒至自己設立工廠(1953~1976年)歷經24年,雖然表面上是一位師傅,但內心一直將自己當作學徒,24年來他不斷精益求精,不斷的到處學習,直到四十歲才正式創業(1976年)。
從台灣光復初期(1945年)的五家鉋刀工廠,至陳瑞華師傅創業(1976年),此時鉋刀工廠已增至十幾家。(大仁、全勝、南華、協興、勝昌(現勝裕)、福興、建成、慶益、發義、萬益、永泰、協昌、慶昌)
創業隔年(1977年),
培育木工技能搖籃的臺東公東高工老師(劉瑞慶老師)到中部送貨,順道到鉋刀主要生產地-鹿港,為學校學生挑選進入職場的第一份鉋刀工具。從此,陳瑞華師傅的鉋刀與木工職校學生結下不解之緣。
陳瑞華師傅對於學生使用的工具一直秉持著一個理念:「學生,剛進入木工世界,因為不會使用鉋刀,所以更要供應最好的工具給學生。」
陳瑞華師傅所謂最好的工具並不是指最貴的工具,而是指好用的工具,好用工具的定義,在於即使是生手也能輕易上手操控,陳瑞華師傅並不會因是學生所購買的工具而偷工減料。
因為秉持童叟無欺的心態,加上之前當駐店師傅那段期間所累積的口碑,訂單持續增加,中山路老家十坪的工作空間在兩年間已不敷使用。1978年,買下鹿港高中後面近百坪的農田建蓋工廠,同年遷址新廠擴大營業(省中街)。開業3年間,鉋刀師傅從陳瑞華個人增加師傅人數至7位(不包括自己)。
民國69年(西元1980年),員林崇實高工初設木工科不久,透過中間商向大仁工具訂購鉋刀,從此大仁工具與員林崇實高工配合至今三十幾年。
民國70年(西元1981年),臺灣面臨國內金融風暴,許多中小企業在骨牌效應之下接連受到波汲,大仁工具也難逃倖免一度周轉不靈。鉋刀工廠生存三大條件:木料、刀刃還有鉋刀師傅,在週轉不靈的情況下,師傅紛紛求去。
民國74年(西元1985年),賣掉省中街廠房,暫遷海浴路住宅區繼續經營,此時師傅皆已求去,僅剩陳瑞華師傅一人,又回到創業當年的一人工廠。
民國76年(西元1987年),畢竟工廠位於住宅區並不適當,因鄰居抗議機械隆隆吵雜,而遷移永寧街巷內(王爺厝)。
民國78年(西元1989年),再次遷移於永泰路。當時台灣景氣逐漸回昇,訂單逐漸增加,在他處工作的師傅利用工作之餘到大仁工具兼職(3位),在職師傅此時增加一名(東嶽)。
民國80~86年(西元1991~1997年),因訂單增多,師傅不足,陳瑞華師傅和工廠的東嶽師傅,加上兼職的3名師傅依然無法應付大量訂單,陳瑞華師傅只好焚膏繼晷、夜以繼日趕工(開學交貨潮經常做到天亮)。身體宿疾-腎結石在過度操勞情況下經常發作,但為了能如期交貨沒有時間休息,只能到小診所打個止痛劑了事,最後影響腎功能,終至到洗腎的命運。
民國86年(西元1997年),陳瑞華師傅並沒有向命運低頭,開始一週洗腎兩次的人生。
民國88年(西元1999年),遷移現址~鹿港鎮永寧街36號。從民國74年賣掉廠房至民國89年,15年的時間在家人共體時艱當中還清債務並再次賺到購買永寧街現址房屋頭期款項。
民國89年(西元2000年),大陸政策開放,商人西進大陸發展。在上游廠商帶動下游工廠的連鎖效應,臺灣人口減少,影響裝潢業工作機會。加上木工機械幾乎取代手工具操作,此時鉋刀產業面臨有史以來的寒冬。
又台商進口大陸廉價鉋刀傾銷台灣,此時期可謂雪上加霜,每間工廠幾乎都低價競銷。當年盛況從十幾家鉋刀厰,至今縮減僅剩「大仁」、「勝裕」、「福興」、「協興」等四家。
民國94年(西元2005年),林東陽教授創辦懷德居木工實驗學校,帶動休閒木工風潮,木作手工具銷售對象由早期專業木工匠師轉為一般民眾。由於休閒木工使用工具者除了少部分木工人懂得操作工具之外,大多數都是初學者或初接觸木工者。陳瑞華師傅對於初學者請教工具操作或者磨刀技巧,對於自己畢生經驗全然無私頃囊相受。
民國96年(西元2007年),檢查出罹患肝腫瘤,對於洗腎的身軀,無異是雪上加霜。
民國98年(西元2009年),經營模式跳脫傳統經營,走向網際網路商業行銷,傳達鉋刀工具操作專業訊息,傳統手作工具鉋刀引起愛好休閒木工人士注意。
民國98年年底(西元2009年),嘉義大學蘇文清教授帶領日本 鹿兒島大學 田中 千秋教授、廣島大學
番匠谷 薰教授拜訪鹿港司,並作台灣鉋刀工具學術研究。
民國99年春天(西元2010年),日本
廣島大學 番匠谷
薰教授再次拜訪鹿港司,深入的研究中國、香港、台灣兩岸三地的鉋刀工具,並於今年(2015年)出版「世界の木工具事典」。
鹿港司與 番匠谷 薰教授 合照
同一時間,台北科技大學陳殿禮副教授帶領學生團隊拜訪鹿港司,記錄鉋刀相關資料,撰寫台灣傳統木作手工具-鉋刀學術論文。
鹿港司帶領北科大陳殿禮副教授及學生團隊,拜訪莊朝文師傅。
左:莊朝文師傅、中:陳瑞華師傅、右:陳殿禮副教授
民國100年(西元2011年),原點出版社詹雅蘭小姐專訪,並在「樂在原木生活」、「台灣木職人才懂的享木生活」書籍中介紹「一張長作椅,60年鉋刀職人—鹿港司陳瑞華」。
詹雅蘭小姐訪問陳瑞華師傅
「樂在原木生活」、「台灣木職人才懂得享木生活」
民國100年(西元2011年),台北科技大學陳殿禮副教授,提報陳瑞華師傅為彰化地區無形文化技術保存者。並於當年通過審查,彰化縣政府文化局列冊,陳瑞華師傅為「彰化縣無形文化資產技術保存—鉋刀工藝匠師」。(註十)
民國100年秋(西元2011年),中原大學黃俊銘教授邀請日本
長岡造型大學 木村 勉教授指導日式建築古蹟修復專案,並參觀木作手工具製作。
左:中原大學黃俊銘教授、右:陳瑞華師傅
中:日本 長岡造型大學 木村 勉教授
(拿相機那個是我 ^o^)
中原大學日式建築古蹟修復專案人員與陳瑞華師傅、木村 勉教授、詹益農師傅合照
民國101年秋(西元2012年),草屯工藝研究所邀請鹿港司為其學員指導整修鉋刀技術。
2012年9月 陳瑞華師傅應草屯工藝研究中心邀請,傳授整鉋課程畫面。
右邊拿麥克風的是鹿港司的女兒,就是我啦 ~ ^o^ ~
民國101年冬(西元2012年),懷德居木工實驗學校邀請鹿港司為其學員指導整修鉋刀技術。
2012年11月陳瑞華師傅,應懷德居木工實驗學校邀請,傳授整鉋技術課程。
後面那個也是我 ~ (^_−) −☆
民國102年春(西元2013年),鉋刀職人一甲子。
鉋刀產業發展至今僅短短百年,陳瑞華師傅是百年來,唯一鉋刀職人一甲子的製鉋匠師,這一年推出「巨匠土牛紀念鉋」,為其祝賀鉋刀職場一甲子。
民國103年3月1日歿(西元2014年),結束傳奇坎坷人生。陳瑞華師傅即使百病纏身,洗腎、肝腫瘤、白內障、骨刺佈滿脊椎,依然堅守崗位。對於鉋刀技藝展延,嚴謹製工,堅持完美,始終如一。
鹿港司臨終之前,依然惦記著鉋刀製作傳承。或許,鹿港司身軀已逝,但其精神長存於木工世界,鹿港司鉋魂長存木工人心中。
陳瑞華這一生的鉋刀生涯,從初始為了協助父親扶養年幼弟妹而選擇的行業;中年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而創業,也因創業過程失利,人生境遇跌至谷底。
雖然面臨人生逆境,身陷事業低潮,面對龐大債務,面對養育兒女責任,陳瑞華選擇堅強面對,不向困境妥協。
鹿港司陳瑞華對於鉋刀始終堅持他的信念:給木工使用者,有順手好用的工具;給木工初學者的工具更要審慎注意每個細節,因為初學者不懂使用鉋刀的技巧,更要供應完美的手工具。
鹿港司雖然十幾年前罹患腎病,最後走上終生洗腎的命運;幾年前又罹患肝腫瘤,依然堅持~對鉋刀文化的生命展延。嚴謹的製工,完美堅持,對鉋刀的執著~始終如一。
「牛」年出生的鹿港司-陳瑞華,行事像「牛」般堅毅,處事像「牛」般執著,性格像「牛」般頑固,這一生像「牛」般任操、耐勞,追逐一生,流汗一生,奮鬥一生。
在網路上看到這首詩,覺得詩詞意境像是敘述老匠師的情境,與木工人分享之~~
《老黃牛》 臧克家(中國詩人)
塊塊荒田水和泥,深耕細作走東西。
老牛亦解韶光貴,不等揚鞭自奮蹄。
(老牛自知夕陽短,不用揚鞭自奮蹄。)
後記
現在大仁工具的新經營者,是否能秉持鹿港司敦厚、樸實、認真、執著、嚴謹、堅持的精神與態度,並且無私、不計個人利益將技術傳授給廣大木工人,就看新經營者的努力。
鹿港司已經不在鹿港,鹿港司脫離他的臭皮囊,其精神與技術已昇華到另一領域,透過網際網路,無遠弗屆傳遞技術。
註一 現在鹿港復興路、海浴路一帶的村落,稱北頭。涵括東石、郭厝、玉順、新宮等四里。
註二 台灣托兒制度始於日治時期,因農忙時期,婦女無暇照顧幼兒,所設立的學齡前托兒班。
註三 陳瑞華生逢亂世,歷經日式教育、漢學、國民小學,求學過程一波三折,也因此影響這一生的為人處事。陳瑞華擁有日人對工作自我高標要求的精神,有儒家溫文儒雅的氣質,台灣人堅毅不拔的性格,造就他這一生對鉋刀職人的堅持。
註四 對於一個十四、五歲的孩子,和大人一起到鹽田曬鹽,是一件辛苦的工作。然而做小工賺的錢有限,為了多掙點錢,學著大人將褲管卷起,偷偷將鹽夾帶在卷起的褲管裡,帶回販賣(當時「鹽」是管制商品),如果被發現偷鹽,總不免一頓毒打。每每憶起這段過往,往日生活的辛酸浮上眼前,鹿港司不禁淚涔涔。
註五 板店街,當年整條街從事棺材製作而命名(棺材板的店)。位於現今興化街、衫行街一帶。
註六 和源除了生產鉋刀之外,還有打鐵部生產鎚、鑿、鋸、刀刃、雕刻刀,玻璃、鏡檯等。
註七 那個年代,多養成一名製鉋匠師,就是多一名競爭者。所以同事間是不可能指導新人太多技法。
註八 陳瑞華,陸軍兵種,金門服役。西元1956~1959年,時值台海局勢緊急,在金門服兵役如同簽下生死狀。陳瑞華師傅回憶,當時連遺照都已經準備好。
823炮戰發生于民國47年(西元1958年)。
823炮戰發生于民國47年(西元1958年)。
註九 戰後年代,許多鹿港地區的師傅到台灣各地展店,經營手工具門市。那年代手工具供不應求,工具店家會回到鹿港尋找技術良好的鉋刀師傅當駐店師傅。一方面生產鉋刀,供應木工師傅需求,另方面提供維修鉋刀服務。通常技術優異才有機會被應聘,所以到外地門市當駐店師傅所得,比在當地工廠收入增多。
註十 抱歉!沒有任何證明文件。民國100年,彰化縣政府承辦燈會與國慶煙火,可能花光所有經費。所以那年彰化縣政府沒有經費頒發「彰化縣無形文化資產技術保存—鉋刀工藝匠師」的獎狀,連一個儀式也沒有,只來一張公文通知陳瑞華師傅列冊「彰化縣無形文化資產技術保存—鉋刀工藝匠師」。 (´・_・`)
無形文化資產藝師審查資格審查當天,李秉圭匠師(第二張圖)也在現場。與鹿港司打招呼,並述說鹿港司提供文化局審查的資料中,「大業居仁」的匾額當年是他和其父親(李松林,民國七十四年榮獲教育部頒發第一屆民族藝術新傳獎。)一起完成的作品。
真是奇妙的緣分,三十年前李秉圭師傅為陳瑞華師傅雕刻匾額,三十年後兩人同被提報為傳統藝師。
隔年,李秉圭師傅榮獲國家薪傳獎項,鹿港司陳瑞華鎩羽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