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7日 星期日

認識鉋刀用木~台灣鉋刀使用樹材



猜猜看,這塊「九欑」是什麼樹種?答案就在~
「自己動手做平鉋」書中,第二單元「臺灣鉋刀用木」的鑑定資料中

經過這麼多年,累積觀察鉋刀製作的經驗,看過上萬把鉋刀的鉋台材質,也觀察歐洲鉋刀、中國鉋刀、日本鉋刀的製作木料,小編還是維持初始的觀點,選擇鉋台製作用木很重要。

製作鉋刀的木頭,從小耳濡就是「九欑」,後來想確認資料,問過不同的鉋刀師傅,不管是鹿港鉋刀工廠的師傅,還是外地工具店家的老闆都問過,他們口徑一致,就是「九欑」,答案都是「九欑」。(去年在高雄大匠座,遇到“大群“李師傅,和他敘舊聊起製作鉋刀樹材,他也是說「九欑」。)
」只是俗,究竟刀用的是什麼樹種?(你也想知道吧!🤔)

有些木工老司對「九欑」會說出其他名稱,如赤皮、稠仔、石櫧、校力、赤柯……等等。(一切都只是~聽~說)
十年前,有關鉋刀的相關資料屈指可數,想上網查製作鉋刀的樹種,查到學術界的資料,是「青剛櫟」。
「青剛櫟」?小編好學不倦,追根究柢「青剛櫟」究竟是什麼樹?
從小到大,小編只認得「九欑」。😜

於是利用下班時間拼命上林務網站查詢(註一),查得「青剛櫟」又稱「白校欑」
🤔小編OS:不對不對,我家的木頭都是紅色的,不是白色的,“紅”與“白”我還分的清楚吧!

小編開始對「青剛櫟」這訊息產生懷疑……
這些年不斷不斷花心思在尋找製作鉋刀用木的資料~
從「九欑」這名詞開始搜尋,找到「校欑」這名詞;接著從「校欑」的名稱,繼續往林務單位的網站搜查與「校欑」有關的樹種,查得「殼斗科」 ( Fagaceae )這名詞。(註二)

後來,查獲製作鉋刀的樹種,有可能是「赤皮」、「稠仔」、「紅九欑」、「赤柯」、「赤校」,其中以「赤皮」呼稱最高,於是將「赤皮」設定為工廠製作鉋刀的樹種,作為追蹤方向。

追根究柢尋找答案,是件有意思的事(小編應該有「柯南」精神🤓)。於是一頭栽入「殼斗科」的世界。但是,在抽絲剝繭過程中,總會遇到瓶頸(故事情節不都是這樣🙄)。
我曾經懷疑俗稱「紅九欑」的捲斗櫟,是我要尋找的目標,因為「捲斗櫟」在南投分佈數量多。但後來依樹徑大小分析,結果不是;聽大家說是「赤皮」,又死命地往「赤皮」方向探索。

在真正確認製作鉋刀樹種的過程中,糾結好幾年。只要是身邊能找的、能問的人,走得到的地方,都去探查。最後所有線索通通指向~往南投蓮華池林試所諮詢。

2016年下定決心要將製作鉋刀的資料集結成冊時,「製作鉋刀用木」這單元必須記錄完整且有依據的資料,作為後人製作鉋刀的依循方向。
(有關台灣鉋刀用木調查詳細說明,編錄在「自己動手做平鉋」第二單元「臺灣鉋刀用木」~樹種介紹)

最終往蓮華池林試所探訪,是為了蓮華池的「赤皮」而去。網路上的資訊,將「赤皮」寫的是很厲害、很優質的木頭,當然不能免俗,要一探究竟「赤皮」的真面目。😍

我向蓮華池林試所許主任說明來意......
結果~
👤 蓮華池林試所許主任不疾不徐的告訴我:『南投沒有赤皮啊!』
👩🏻 小編:蛤~那書上寫蓮華池有赤皮
👤 許主任:辦公室外面的赤皮,是日本人種的,前後也不到百年,而且樹種是從日本來的。
👩🏻 小編:天啊~我大部分時間都以「赤皮」為追蹤目標。
(果然,專業的問題,還是要請教專家。)
結果,南投根本沒有「赤皮」原始林。
~~晴天霹靂~~ ☀️ 🌩 😱😱😱
呵呵~打破一項傳說。(註三)


我們依著蓮華池林試所提供的資料,那段時間,只要有空檔,就和洋臻老板驅車上山拍照樹形、樹葉、尋找果實,作為後人參考資料,足跡遍佈台東山區、苗栗山區、台中山區、南投山區橫跨花蓮山區。
拍攝殼斗科樹種,只有樹皮、葉形、果實作為參考依據。真正製作鉋刀的樹材,還是沒有結論。😢

最後在許主任的引薦之下,將工廠製作鉋刀的下腳料,送往台北林試所,由“臺灣常見殼斗科木材圖鑑“(註四)的作者~李金梅小姐做鑑定。(在正式鑑定之前,我幾乎每天翻閱“臺灣常見殼斗科木材圖鑑“這本書,想用我的火眼金睛看透這些樹材。呵呵~沒用啦!就算變成凸眼青蛙@@,也看不出正確答案。)
我選擇八塊木料,其中四塊是我喜歡的台灣九欑,它們具有硬、韌的特性,兩塊是東南亞進口木料,另外兩塊也是台灣九欑,但是木紋比較特別。從送往鑑定到結果出爐,短短幾個月,想到答案即將揭曉,心中興奮卻度日如年。

小編還是不死心,一直認為最喜歡的四片木料當中,一定有「赤皮」~有「赤皮」~有「赤皮」
果~傳說就是傳說,最喜的四片木料中,有赤皮~有赤皮~有赤皮~

赤皮的路,竟然長這樣….

赤皮 弦切面

😦蛤~這才是赤皮的真面目😦

小編將八塊下腳料鑑定結果,收編在「自己動手做平鉋」書中,第二單元「臺灣鉋刀用木」。
有「自己動手做平鉋」書的木工朋友翻書頁,還沒買書的看圖面嘿~
(還沒買書的木工朋友,記得去買哦!看在小編這麼用心、這麼努力保存台灣傳統工藝的份上,記得指名「自己動手做平鉋」!😘)






以上是鑑定的實錄

青剛櫟是不是製作鉋刀的用木?
尋找林務單位歷史文案或許可以找到答案….
我從林務前輩手中,接手「臺灣之木材」這本書,這本書是1950年(民國39年)由臺灣銀行金融研究室編輯,其中詳述臺灣產業所使用的樹種。書中記錄製作鉋床用木為

「臺灣之木材」封面

「臺灣之木材」內頁

後來,又追蹤到一百年前,日本調查臺灣森林的資料,並且記錄臺灣產業使用的樹種。

書名:臺灣に於ける木竹材の利用
編著:ナガヤマキクオ
出版時間:1927



「臺灣に於ける木竹材の利用」書中敘述製作鉋床的木材,「赤皮」和「稠仔」確認是「赤皮」和「錐果櫟」,文中的「校欑」,只寫出和名,並沒有中文名稱或學名比對。
從台大的台灣植物資訊整合查詢系統一筆一筆比對,タイワンアカヾシ的資料,符合「森氏櫟」,也就是和名「タイワンアカヾシ」翻譯為中文「台灣青岡」的森氏櫟。(註五)

「大頭茶」材質細緻,觸感柔和,則用來製作鉋刀把手。

*過去也曾有北部地區的鉋刀師傅提到,用「大頭茶」製作鉋台案例,至於「大頭茶」能不能,適不適合製作鉋刀,有機會小編會試一試。





小編不是植物學專家,也不是鉋刀師傅,小編只是喜歡追根究柢,抽絲剝繭找答案。現代資訊因網路發達,尋求資料找答案比以前便利多了。浩瀚雲端,如果木工朋友有興趣,也可以一起追查。

產界師傅對「九欑」的認定是從玄切面看,有「麻粒」紋路,從橫切面觀看「木質線」的紋路走向,作為製作鉋台的選擇依據。

從弦切面看到這樣斑點,稱為「麻粒」。
從橫切面看到的線條是「木質線」

下面木材標本,是送木料到台北林試所鑑定時,向林試所借來拍攝的圖片畫面,與木工朋友分享~
因光線、樹徑大小不同,呈現的標本顏色、斑紋會與實際的鉋床顏色、斑紋不同。而且即使同樹種,因海拔、地理環境、氣溫、水氣,成長結果也會不同。
同一種樹名(中文名),因葉片、果實特徵小差異,命名又會做小區隔,例如:“錐果櫟”又分錐果櫟、郭氏錐果櫟、紫背錐果櫟;“青剛櫟”又分青剛櫟、圓果青剛櫟、佳保台圓果青剛櫟、谷園青剛櫟。

光看這些名稱,頭昏了嗎?😵
還是看圖說故事就好😄


錐果櫟 弦切面

錐果櫟 橫切面


赤皮 弦切面
赤皮 橫切面

森氏櫟 徑切面

森氏櫟 橫切面

青剛櫟 弦切面

青剛櫟 橫切面

捲斗櫟 徑切面

捲斗櫟 橫切面

杏葉石櫟 弦切面
杏葉石櫟 橫切面

狹葉櫟 弦切面
狹葉櫟 橫切面

三斗石櫟 弦切面
三斗石櫟 橫切面

鬼櫟 弦切面

鬼櫟 橫切面

刀的材,在缺乏天然源的代,其不用著。「九」也好,「赤皮」也好,「」、「青剛櫟」都好。追查樹種過程,發現石櫟屬的某些樹種,其實也適合製作鉋刀。
小編做料,只是要輩們百年經驗,做一記錄,日後依樹種的硬度指數、彈性係數數據,作為參考,找替代材。
鉋刀產業目前依然存在,也積極尋求最適用的樹材,這些資料會持續記錄,繼續流傳給下一代。☺️


註一   如果對森林樹種有興趣,可以查閱行政院農委會製作的「臺灣樹木解說」電子書,裡面有關台灣樹種豐富介紹,如果想找關於「櫟木」樹種,在第三冊資料比較多。慢慢瀏覽吧!(我已經.

註二  有關「殼斗科」的樹種介紹,近幾年林務局也出版專書介紹「臺灣的殼斗科植物~櫟足之地

三  小編不死心,想找出南投有「赤皮」的記錄。在台大的台灣植物資訊整合查詢系統網頁,盯著幕看了很久,有「赤皮」的面看了一遍又一遍,真的在南投縣沒找到一百年前的本。如果有,也是代的本。

四  臺灣常見殼斗科木材圖鑑“,也有網路版本。

註五 林務資料名稱,不同時期,有不同稱謂。赤皮、錐果櫟、森氏櫟、青剛櫟,在殼斗科中都屬於稠屬(Cyclobalanopsis),但有些林務資料則歸列為麻櫟屬(或櫟屬Quercus。也有人稱Quercus為青岡櫟屬,學術界是否因此誤將「青岡櫟屬」作為「青剛櫟」樹?
反正學者喜歡叫什麼名字,大家就跟著呼應,自己知道要的是什麼就好。


 🎉🎉是要推一下,界已經出版兩本有關鉋刀方面的專業~「臺灣傳統木作手工具」和『自己手做平』。
想進一步認識鉋刀,或支持台灣在地產業,請購買~
『臺灣傳統木作手工具鉋』和『自己動手做平鉋』

哪裡買?
可前往博客來網路書店購買
臺灣傳統木作手工具鉋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85815

或者直接匯款到下列帳戶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 彰化分行
帳號:428-540-232-732
戶名:陳虹臻


『臺灣傳統木作手工具鉋』售價1200
『自己動手做平鉋』售價1300
兩本合購價:2200元(含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