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1日 星期五

鉋刀史~鉋刀產業不能說的秘密

鉋刀產業不能說的秘密

去年訪談古師(生於民國7年)、阿斌師傅(生於民國17年),談起日治時期鉋刀產業的興盛與競爭。
在沒有木工機械的年代,大到蓋房子,小到家庭用的洗衣板,完全倚靠木作手工具的操作。鉋刀產業興起於約日治中期(詳細內容請參閱「鉋」書中的「鹿港鉋刀產業發展」),原本是木工師傅必學的製鉋技法(註一),在工廠大量生產,提供鉋刀工具的情況下,鉋刀製作技法自各木工行業脫離,另形成一新興產業。
市場需求,決定產品市場價格,也影響工資。在當時,鉋刀師傅的工資比一般木工師傅工資高出。在那個年代,一般年輕人不是務農,就是捕魚,長時間曝曬在太陽底下,身體黝黑。進入鉋刀工廠,學習一技之長,可獲得比一般工作更高的工資,又工作時間都在室內,不需在太陽下曝曬,可保持身體白皙(男人,也是會在意外表的),相對容易受到女性青睞。在收入高,工作環境優,可習得一技之長,又可保持帥氣外表的誘因下,是許多年輕人夢寐以求的工作或朋友關係﷽﷽﷽﷽﷽﷽﷽﷽﷽回憶說:進入鉋刀工廠工作,通常具備
然而,想進入鉋刀業,沒有特殊關係是不得其門而入。古師與阿斌師傅回憶說:進入鉋刀工廠工作,通常與工廠內部人員需具備親戚關係(所謂的「自己人」),或者要有保證人推薦。
鉋刀產業有項不成文的規定,進入鉋刀工廠工作,必須簽一紙契約,保證不會將鉋刀技術傳給外人,因為多一間鉋刀生產工廠,等於多一競爭對手。
鹿港司進入鉋刀產業,已是戰後年代,當時鉋刀需求量大,鉋刀製作往往供不應求,對於這項不成文規定,便沒有嚴格執行。
鹿港司回憶,當時是由父親的友人介紹,進入「和源」工廠(註二),從刨製鎚柄、台灣框鋸手開始木工生涯。等到雙手能穩定掌控鉋刀時,接著製作墨斗這類不需高精密技術的工具,一直到老闆肯定技術之後,才開始學習製作鉋刀的各項技能。
所謂學習製作鉋刀,並不是一對一從如何畫規格線開始指導。而是拿一把鉋刀樣品,自己必須想辦法依樣畫葫蘆,製作出一模一樣的鉋刀。偶爾老闆會指點一下技法,或者完成時,指點製作缺失。同事之間,對於鉋刀技術指導,是避之惟恐不及。因為養成一名鉋刀師傅,等於多一競爭對手。所以鹿港司在鉋刀學徒生涯中,鉋刀技術一方面是自己摸索,另方面是偷偷的觀察同事間的技術。
這樣的學習方式,養成鹿港司日後不管接觸任何類型鉋刀,即使不曾製作過的鉋刀樣式,都能自行探索出鉋刀製作要領,完成工法精良的鉋刀。
「鉋刀技術」,不管是同業或者是同事間,都是鉋刀業界不能說的秘密

註一 在鉋刀產業尚未興起之前,木工學徒必須學會製作鉋刀才能「出司」。
註二 「和源」是一間專門生產手工具的工廠,除了生產鉋刀之外,還生產鐵鎚、鋸子、手搖鑽、……等各式手工具;打鐵部門,專門生產鑿刀、鉋刀刃等刀具,另外還有鏡台部門。(老闆什麼都賺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