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2日 星期六

台灣鉋刀產業生存窘境


鉋刀生產三要素:刀刃、匠師和原物料。
台灣百年來所生產的鉋刀,一直採用「櫟木」(俗稱校欑木)作為鉋刀木台。二十幾年前,台灣護林政策,禁止砍伐森林。這些年,鉋刀產業不是使用庫存木料,就是尋求其他產地的校欑木,或可替代木料樹種。
刀刃的製作,是採用日本貼鋼技術。走訪台灣各地,只有鹿港地區的打鐵技術才有貼鋼工法。鉋刀製作需要打鐵匠供應優質貼鋼刀刃,打鐵匠所製造的刀刃,也專為鉋刀產業量身定做。鹿港的(貼鋼)打鐵業和鉋刀產業,是互相倚賴生存的產業,是共生關係。
手工具鉋,在需求量逐年減少的情況下,打鐵業的收入也逐漸降低。產業面臨生存壓力,相對不會有新血注入。
前面提到,鉋刀生產三要素:刀刃、匠師和原物料。或許木料可以尋求其他樹種替代,但是打鐵技術和鉋刀製作技術,卻不是一朝一夕即可練就的功夫。
台灣木工在幾十年前,引進木工機械,沒有手工具鉋,一樣可以完成木作。但是傳統工法的木作,依然倚賴部分手工具鉋,才能達到細緻工法。鉋刀對木工市場,依然有其存在必要性。手工具對木工市場﷽﷽﷽﷽﷽﷽﷽﷽﷽﷽﷽﷽﷽﷽﷽,我覺得都要重新。。
就在老匠逐漸凋零,中生代技術性不足,無新生代注入的情況下,台灣鉋刀產業目前面臨生存瓶頸,要如何延續?  ╮(╯_╰)╭  

不用擔心,賺錢的生意有人做。各鉋刀工廠,早已在這個領域各做文章。

如果手上有「鉋」書,不妨仔細翻閱。﷽﷽﷽﷽﷽﷽﷽﷽﷽﷽﷽﷽﷽﷽﷽﷽﷽﷽書中的各式鉋刀,並非百年前就是這樣的式樣。是百年來,因木作工法需求而不斷的演進、改變,而成為現今造型。至今,鉋刀產業依然不斷研發新工具。
例如:三角鉋,細木作莊朝文師傅說,原本三角鉋並沒有靠桿。使用三角鉋指的是﷽﷽﷽﷽﷽﷽﷽﷽﷽﷽﷽﷽﷽﷽﷽﷽,還需輔助器才能將倒錐線條刨直;因此,後來設計出安裝靠桿的三角鉋。
三角鉋刨出倒錐線條有菱有角,使用平高鉋修飾菱角線條,可以產生較為柔和線條,於是研發「廣仔只線」工具,可快速達到“油條式線條”。(「鉋書」123頁述)
  油條式線條指的是 ︵︵ 的效果。





七年前,回到鹿港,看著櫥窗內的鉋刀,一樣名稱也叫不出來。我想~家中有父親或阿公鉋刀家私的木友們,應該也和我一樣吧!
這些年」書﷽﷽﷽﷽﷽﷽﷽﷽﷽﷽﷽﷽﷽﷽識它們吧!更不要說知道用在什麼,木工人很努力的學習手工鉋刀的運用。我也常在FB或部落格看到木友們的傳家寶,甚至有人為了家中的鉋刀,專程購買「鉋」書,比對、認識家中的傳家寶。
這些年,也意外發現,台灣早年從事木工的人口比例很多,只是領域不同。從民生用品木屐、水桶,生活器具家具、桌椅,建築業蓋房子或裝潢,人呱呱落地(嬰兒搖籃),到入土為安(棺材),.﷽﷽﷽﷽﷽﷽﷽﷽﷽﷽﷽﷽﷽與百姓生活相關的,幾乎都與木工脫離不了。
這麼重要與庶民生活習習相關的文化,為什麼會產生斷層.﷽﷽﷽﷽﷽﷽﷽﷽﷽﷽﷽﷽﷽
幸好這幾年在木工前輩及先驅的努力下,台灣形成一股木工新文化。這項代表台灣精神的木工文化,得以延續。
至於鉋刀產業,未來會如何演變……
就~靜觀其變吧! ^_^

﷽﷽﷽﷽﷽﷽﷽﷽